當今是一個不斷變化、日新月異的時代。我們有幸生活在其中, 體驗新奇,見證歷史。很多以往不可思議的事情,鮮活地變成了事實。醫(yī)學創(chuàng)新同樣改變著行醫(yī)治病這個古老又現代的行業(yè)。
在醫(yī)療領域,很多“黑科技”的問世,讓人們眼前一亮。這些技術也許正在或即將帶來一些療法的顛覆或觀念的改變,科學家們不斷將各種炫酷的腦洞變成現實,令人嘖嘖稱奇。 1 能看到骨骼和器官的“魔鏡”
如果有一面鏡子,能讓你“看到”自己的內臟、骨骼、血管……你會想要去試試嗎?
最近,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開發(fā)出一種新的高科技“魔鏡”,用于向醫(yī)學生們講解解剖學問題,幫助他們更好地了解骨骼,器官,血管和肌肉等關鍵身體部位。
目前,這面鏡子就放置在約翰霍普金斯大學Malone Hall的三樓南大廳。
據了解,該鏡子實際上并沒有對站在面前的人進行X光檢查,它只是在對應的輪廓內插入了正確的解剖學三維部位,因此可以放心體驗! 2 可自行修復循環(huán)使用的電子皮膚
在電影《終結者》中有個場景:大BOSS被槍擊后,皮膚竟然幾秒鐘就能痊愈如初。 如今,這項“黑科技”幾乎已變成現實,雖然沒有電影里那般玄幻,但科學家發(fā)明的這種“電子皮膚”也足以讓人驚嘆,它具有良好的可塑性,能夠自我修復且完全可回收。 這款電子皮膚(e-skin)由科羅拉多大學博爾德分校(CU Boulder)的研究人員所發(fā)明,相關成果論文發(fā)表在《Science Advances》雜志上。
電子皮膚是一種薄的半透明材料,可以模擬人的皮膚功能和機械性能。
該研究的負責人Jianliang Xiao表示,他們研發(fā)新的電子皮膚具有測量壓力、溫度、濕度和氣流的傳感器。
它的獨特之處在于,所使用的聚酰亞胺的化學鍵允許電子皮膚在室溫下進行自我修復和完全可回收。
另一個好處是,它可以很容易地適用于人體手臂和機器人手等彎曲表面,在不引入過度引力的情況下,施加適當的熱量和壓力。
這款新型電子皮膚因其可塑性、可修復性以及可回收,預計將在機器人、假肢、健康監(jiān)測和生物醫(yī)學設備上廣泛應用。
3 能檢測無癥狀超早期癌癥的變色文身
提到文身,大多數人會聯想到社會人。然而科學家發(fā)明了一種特殊的變色文身,卻是可以檢測癌癥的黑科技。
來自瑞士巴塞爾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Martin Fussenegger教授團隊,將改造的工程細胞植入皮下,即可以對血鈣濃度進行監(jiān)測,如果出現高鈣血癥,細胞就會表達黑色素,使皮膚上出現一塊“文身”。
高鈣血癥與多種癌癥都密不可分,因此這種“文身”完全可以作為癌癥出現的早期預警。該研究成果發(fā)表在2018年4月的《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雜志上。 多種癌癥的出現都伴隨著血鈣升高,例如乳腺癌、結腸癌、前列腺癌、肺癌、胃腸癌和某些血液腫瘤等。
高血鈣癥狀出現得很早,甚至可以在沒有癥狀、或者沒有典型癌癥癥狀的時候就出現,所以科學家試圖從這一點出發(fā),通過監(jiān)測血鈣的變化來實現癌癥的早診早治。
Fussenegger教授設想出了一種可行的工程細胞。這種細胞將會表達鈣敏感受體作為鈣離子濃度監(jiān)測裝置,當監(jiān)測到血鈣離子濃度上升,細胞將啟動下一步反應,通過激活酪氨酸激酶表達黑色素。
如果順利的話,黑色素的沉積將會形成一塊肉眼可見的“文身”! 研究人員把文身細胞植入小鼠體內進行試驗,在它們的身體一側植入封裝好的文身細胞,一側植入不同腫瘤組織,有乳腺癌、結腸癌這樣會造成高血鈣的癌癥,也有腺瘤這樣與高血鈣無關的。
結果顯示,移植了高血鈣相關腫瘤的小鼠都在植入位置上長出了一塊文身,對照的小鼠則完全沒有變黑的跡象!
|